企業管理咨詢中,關于企業如何推行5S管理后的幾點感想咨詢,解答如下:
咨詢主題:企業如何推行5S管理后的幾點感想
5S管理的實施要點是注重各個環節的精細,所以在實施5S管理時不要怕麻煩。
每個環節都要當成重點來實施。
越來越多企業開始重視并引進5S管理方式,但同時卻出現了形似而神不似的問題。
有一次到深圳一家模仿日式經營的食店,一進門就有服務員笑臉相迎:“一拉下一嗎什”(日語歡迎光臨之意),店內也是一派日式裝潢。
直到服務員過來點單之前,我都“沉浸”在店家著意營造的氣氛之中。
點菜的過程,卻很不美妙。
服務員一直顯得心不在焉,幾乎我每說一句話她都要往旁邊張望幾次。
也許她是希望提前瞄準下一個目標(客戶),可給我的感受卻是顧此失彼。
因為她不專注,我不得不多說幾遍,而且得不到服務員任何的提示或建議,在不熟悉的情況下,點菜的速度也低了很多。
可氣的是,到我吃飽決定買單離開時,居然還有一份小點沒送到,而滿屋愁眉緊鎖的服務員一直不停地往來穿梭。
這使我聯想起很多制造業的企業,常常手頭一件事情還沒有做好,認為差不多了,又迅速上馬另一件事,結果前面的工作還在起伏波動,后面的項目又根基不穩,企業越忙越亂,員工則越亂越忙。
其實,無論制造產品還是提供服務,除了策略上不斷尋求新的管理思想和有效的運作模式,非常重要的一點是充分把握現有資源,以細致求精的精神,制造優質,服務至微。
廣東一家企業,自己實施5S管理近3年,推行人員覺得差不多了,可經營高層總表示不太滿意,無奈之下請顧問培訓兼診斷。
我去先給他們從基礎講起,沒有想到聽課的眾多推行成員中,竟然有不少連整理整頓的區別也答不上來,連推行主管自己都不敢相信,效果可見一斑。
5S作為倡導精細管理的一種有效方式,如何做到形似而且神似呢?
在開展TPM活動時,把灰塵、臟污、異音、松動、銹蝕等現象叫作“微缺陷”,就是雖然目前并未直接導致故障但存在劣化現象的隱患之處。
為什么?因為看似細小的地方往往潛藏著很多隱患。
其實5S管理就是從現場環境和習慣意識上防微杜漸,消除隱患。
江蘇一家企業,員工普遍有一種習慣,就是隨意性太強。
安排的工作也會去做,可總是不認真做,做不精細。
結果是安排貼一次標簽,要返工好幾回;制作一臺工具車,不是槽窄了,就是門裝斜了,再不就是超級重,推不動;宣貫一個規范,也難堅持遵守,有一次同一個車間竟然連出4起安全事故!可見意識的隱患更甚于現場的隱患。
如果在現場有什么地方未加整理,很亂,習慣稱之為“5S死角”,這些還比較容易處理。
但如果在人的觀念習慣里,也有這么一種“死角”,就不那么容易處理了,我稱之為“意識死角”。
推行5S活動要做到“形似而且神似”,就必須在工作現場不留“5S死角”的同時,在員工心里也不留“意識死角”。
長年累月與5S打交道,發現一個道理:如果你認同“很多事情不是做不到,而是想不到”,如果你覺得“員工總是推一下動一下,缺乏主動和實際動手的積極性”,也許你應該嘗試一下5S,它將帶給你全新的解決這些問題的視野。
推行5S,面對的問題會很多,"意識死角"也很多。
下面我想借有限的版面,談一談其中比較突出的幾個問題。
一、忽視細節的企業文化,“差不多”就變成“差很多”
推行5S,必然不可回避企業的文化氛圍。
差強人意的結果之所以出現,其中的關鍵,是在于對細節的忽視!
比如,你安排人劃通道線,結果劃得彎彎曲曲不說,在轉彎、分叉的地方居然接不上頭,劃不下去了,原因是事先沒有做細節規劃。
再比如,你安排人在墻上作一個標識,結果他拿一張大白紙打一行很小的字貼上去,貼了還不如不貼,原因是只知道去做,不知道做好的細節。
又比如,你安排人制作現場考核辦法,結果他拿你的參考方法改個題頭就宣布執行了,最后執行不好,不了了之,原因是照葫蘆畫瓢,不研究細節。
作為管理者,如果你有時間事事親歷親為,也許情況會好一點。
但這樣,你又能管多少事,多少人呢?一個人忽視細節,還可以推脫是個體行為,很多人忽視細節或者團隊忽視細節,就是相當可怕的事情!
據說在英超聯賽有種說法:每一個進球都是源自對方的失誤。
那么我們的企業面對激烈市場競爭時,是坐等對手的失誤呢,還是主動去制造對手的失誤來得好?企業是在競爭中生存的。
別人做到了而你沒有做到,你就要為此付出代價,這就是競爭。
反過來,你做到了而對手沒有做到,你就處在了競爭的優勢地位。
有一位客戶告訴我這樣一件事,公司里一位老總,因工作需要去過幾次德國,每次都有機會參觀當地的企業。
以前去的時候,不知道看什么,看設備只能干羨慕,看規模一時也趕不上。
單位實施5S管理后,知道看啥了,還拍了照片帶回來給干部教育:你看這是人家的現場…這里的標識、這里的規范……。
我覺得這是一種視野的變化。
這種變化對營造注重細節的企業文化很有幫助。
經營管理者不能只顧著看高處,也得注意看一看腳下,根基是否還夠穩健,是否比競爭對手基礎更扎實。
重視細節其實有很多好處,比如領導到現場走一走,有意去關注一些細節的東西,會對員工有很深入的影響。
我在外企工作時,第一個深刻的印象就是董事長彎腰拾起通道上的小片紙屑放進紙簍。
而有一次做課題改善報告的準備,董事長竟然前前后后指導我改了8次(有很多都是很細節的改動),讓我至今仍覺受益匪淺!而與此相反的是我在一家企業推行5S時,有一次安排樣板區的現場觀摩,當時主管推行的領導決定參加,為了突顯其重視,故意定在晚上十點才開始。
就在大隊人馬好不容易等來領導,在第一個區域剛介紹了兩句,正準備說具體方法時,一抬頭卻發現領導已經沖到第三個區域了。
原來,他以為只是走走樣子,差不多就行了,沒想到……其實現今的時代,客戶對細節要求越來越高,競爭對手水平也越來越高,建立真抓實干、注重細節的產品文化乃至企業文化,勢在必行。
而這樣做的基礎,首先就是要從管理層開始,?quot;差不多"拋在腦后,只有優質不優質,沒有差多差不多。
二、5S不僅是態度管理,還是素質管理。
“態度決定一切”,這樣的話讀者應該聽到不只一遍了吧。
可是,態度真的決定一切嗎?在浙江一家民營企業,就碰到這樣的問題:不論整理整頓還是看板管理、目視管理或者形跡管理、紅牌作戰,在這里總要打個折扣,就是雖然做了,卻做不好,不漂亮。
企業請了很多有資歷的技術、管理人員,卻始終發揮不出應有的效果。
其實,類似的情況在很多企業里比比皆是。
為什么?我認為還有一個執行能力的問題。
大家都知道CEO叫首席執行官,突出"執行"的重要性,便是其意義。
最近出版了一些關于執行力的國外書籍,推薦大家讀一讀。
企業文化也好,方針戰略也好,市場策劃也好,沒有好的執行力,一切約等于零!
我在北京三元公司指導5S推行,前后用了不到3個月時間,事半功倍,效果很好。
為什么?你說一個道理,提一種思路,安排一項解決方案,管理人員都能融會貫通、舉一反三,做出來的實物也很到位,這就是執行力很好的表現。
而在有些企業,推行起來就生澀得多,不是推行人員不能很好的理解,就是制作出來的"作品"讓人失望,往往只能要求重做(可是時間、資源已經花費了)。
舉辦培訓課時,常跟學員分享這樣一種觀點:5S對企業所有人都是一種檢驗:
·對基層員工,是執行素質的檢驗。
·對管理人員,是管理素質的檢驗。
·對經營領導,是權威信念的檢驗。
所幸的是,很多企業,很多干部員工在5S活動中真正體會到了一種實踐的快樂,并且把很多的“優質作品”呈現出來,既提高了素質,也展現了素質。
比如陜西某企業有一位老木工,結合工作實際,發明了多層抽屜形跡法,木工房的現場讓很多專業家具廠汗顏;首都航天有一位處長,在5S的基礎上提出“5勤”,即勤記錄、勤檢查、勤整改、勤通報、勤總結;株洲時代集團的幾個分廠,5S創意各具特色,與現場IE和ISO14000有機結合。
柳州卷煙廠在老廠區試點5S,積極拓展推行手法,僅階段成果就拿了廣西區TQC活動成果管理創新型二等獎。
這樣的例子實在是很多。
下面有兩段文章:
“……5S這些看似簡單的方框、線條、標識牌,其實不僅是規范了物品的位置,而且靠這些一絲不漏的規劃線、標識及它所體現的一點一滴、一絲不茍的作風,還規范了我們日常的行為習慣。
它令我們自覺地融入這些方方條條中,形成對待工作認真負責的態度。
正如萬丈高樓平地起這樣淺顯的道理,5S活動的點點滴滴就像是慢慢筑起管理這棟大廈的基石,它體現的是細微的地方,但不可或缺。
……”
“……有些部門強調生產忙,沒有時間搞5S,因此就委派幾個人去做,少數代勞多數,而沒有全員參與,這樣做的效果是不理想的。
如果全體員工沒有參與進來,他們怎么會珍惜別人的勞動成果,又怎么會切身體會到5S給自己帶來的益處呢?"領導重視"和"全員參與"是保證5S列車健康、平穩、快速運行的兩個輪子,缺一不可!……”
兩段文章分別出自一線員工和推行成員,這在企業推行5S之前是不敢想象的。
以一種活動的方式去培養你的員工,其效果是單純的講座無法比擬的。
各位讀者不妨評估一下,在你所在的團隊里,真正把手頭的每一件工作都當作自己作品來完成的,又有幾個呢?
三、跨過"走形式"的迷失森林,步入“企業形象時代”
很多人認識5S,是從地上的劃線、現場的標識牌開始的。
所以,認為5S不過就是劃劃線、貼貼標簽的也不在少數。
如果這樣去看待5S,期待它發揮更大的效果是不可能的。
因為你就是用5S這把劍的人,你都不識劍,如何期望劍自己舞起來?
推行5S的過程中,認為“走形式”的不在少數,特別是那些沒有參與進來的人,更難以理解。
我曾經指導過的一家大型國有企業,當時公司經營層對是否推行5S意見不一,其中一位老總持反對意見。
后面推行了幾個月后,在成果報告會上,卻正是這位老總發言,他說這一次活動讓他轉變了觀念,過去他認為5S只是針對硬件弄一弄,現在發現5S其實也對軟件,比如人的素養、工作態度、團隊氛圍、整體形象等,作用甚大。
在西安某企業,有干部在會議上提出日常管理中,事情做了還要再填表,是不是走形式?領導當即反駁:把表當作標準,按照標準做了留下記錄,順理成章;把表就當作表,為了填表而劃勾劃圈,自然覺得是走形式。
并不是表走形式,而是人走形式!
5S強調細節,并不代表它是小事。
應該說很多企業,作為經營管理層,還是比較能夠理解和支持5S活動的,但是如何讓中層、基層“在保證生產任務的同時,抓好5S”,如何始終如一地予以重視呢?我認為從樹立形象的高度宣傳和推動5S,是比較有效的方法。
把5S提到企業形象的高度,有利于全員更徹底地開展活動,也更利于檢驗效果。
與其爭論形式,不如競爭形象,比比看,誰的素養好(個人形象),哪個團隊素質高(團隊形象),自己的企業“靚不靚”(企業形象)?從活動一開始就樹立高的目標,建立容易衡量的基準(比如工業旅游基地、客廳工廠、或全公司的展示室),5S推行就更容易成功。
談了很多,可以歸結為一個思想,就是:細致推行5S,定位是關鍵。
企業文化、人才培養、公司形象等等,這些都是5S直接相關的。
現在很多企業開始引進5S管理,有的企業花錢請人培訓很大方,具體要"動真格"實際推行時,就犯難了。
花幾萬到十幾萬的顧問費用并不是最大的困難,畢竟跨度4~6個月的強化推行過程,對企業來說是有相當回報的一筆投入,比單純請人培訓,效果好得多。
我覺得最難的是如何始終重視它,就算是只花5萬推行,也要當作花了50萬、500萬那樣去重視它,從形象建設、人才培養和企業文化的高度去確定方針,建立組織,和開展工作。
惟其如此,你在5S現場管理上的投入,才會有更多更好的回報。
理則圖片展示:

上海理則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可為您提供:
①5S管理|6S管理咨詢培訓、
②卓越班組長建設輔導培訓、
③精益生產管理培訓、
④企業TPM設備管理培訓、
⑤精益六西格瑪管理、
⑥生產車間現場管理制度建立、
⑦QC七大手法培訓、
⑧質量管理體系咨詢輔導。
…………
有關于企業如何推行5S管理后的幾點感想、以及以上八條疑問,您也可以電詢:18012685412或者網頁右側的在線客服